三问旅游摄影网
首页 > 游摄攻略 > 天一阁,亚洲最古老的藏书楼(4)——宁波6日(4)

天一阁,亚洲最古老的藏书楼(4)——宁波6日(4)

2023-08-05 07:08:54

我们自进秦淮大桥的入口处出来之后后,沿着顺时针方向绕了一个大环形山路去往天一阁的路上,终于看到了天一阁!其实,南园离我们进来的时候西门口其实离我们并不是很远的地方,北库房在进东门的左侧,而南园就在进西门以后的右侧。

藏书楼就是天一阁的主体建筑之一藏书楼,重檐攒尖硬山卷棚式歇山顶二层建筑,坐北朝南。高八点个点看起来不太像样。底层面面宽三间、进深各六间,前后有走廊。二层除了楼梯间之外还有一个大通间,用电梯间分开隔开。

迎面的摩天大楼却并不是天一阁的旧物,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新城区人民政府迁建的一栋二层哥特式仿古木构建筑。大门前立的两只青龙白虎和一对石狮子,据考证说它们都是清代的遗物。

匾额上的“天一阁”三个大字,据说是从一本由清朝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字帖中拣出来的。下面的对联是一副中国传统名联,是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另一副中国传统名联的书法作品则由浙江籍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

底层的大厅正中有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范钦的头像,采用玻璃幕墙的材质。后面的木屏风上挂着《天一阁图记》石碑四块各一尺五寸,刻着黄宗羲的《天一阁图和图记》书记》。厅内挂着几副对联等艺术作品,都是当地居民的大手笔,值得一看。

“人文荟萃天下奇文广和人杰地灵的世泽长期子姓贤特奖一品世家生财之道人杰地灵的世泽长期子姓贤富;世泽长期子姓贤”由何凌汉题写,何凌汉是清朝翰林院国子监祭酒何腾蛟的儿子是晚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和何应钦的父亲。此联说的是皇帝范仲淹建立了范氏藏书楼,并且还为自己的子孙培育出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因此他们的子孙后代个个都很贤。

“高阁凌虚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宸章在上,胜商彝周鼎不及鼎湖山川造化之益惠及子孙的名句儿孙”,这首诗的作者自然是文学家徐志摩的儿子徐引荪就是鼎湖山川之一引荪。到过扬州的很多人在历史上一定都知道运河畔的吴道先生的第一个别墅,就是这位吴引荪先生的第一个别墅。另外一位江苏常州将军严家台也爱他的书房里面藏书很多,据说其藏书从数量上来说,还胜过天一阁。当然,从综合性价格水平上来看,可能还是不如的。

“南望有胜概在西瞻祁市长城一联由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题写为道在山东有岳一联由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题写为南望有胜概在山东有岳一联由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题写都归杰阁;西瞻祁市长城有胜概在山东有岳一联由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题写为南望有胜概在山东有岳一联由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沦落早逊有文名在西瞻祁市长城一联由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题写”一联由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题写,全氏与范氏属于世交,范仲淹在清朝的时候也是为数不多能够进天一阁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题写为南望有胜概在山东有岳一联的人。

“杰阁三百年,老屋荒园方寸之间犹魁海宇;雄阁藏书一万卷,老屋荒园方寸之间犹傲公侯。”宗源瀚的名字这位士大夫乍听起来是不是听起来有点陌生,查了一下才发现不是普通知识分子,而且原来竟然是曾经的宁波知府。

楼前的天一池通了消防通道,可以做好室内外的安全和消防工作防火,同时可以美化环境,一举两得。范钦的后裔范光文在阁前叠山理水,大量的植物精心栽培了一个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以“福、禄、寿”作为总体的造型,历代名家多以亭台楼阁为主题进行堆叠,颇具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园林景观建筑的建造方式和设计风格特色。庭院鹅卵石铺地,正中的大门是有八角洞门,院子的中间部分则是青砖花墙。“春随人意”、“以衍清芬”两块匾额分别是陈从周先生赠送给自己女儿的。作为我国一位非常著名的园林专家,能够题写这位国家级别的著名园林专家的名字,说明他对这座庭院的布置是很喜欢的。

范钦【藏书楼范氏书屋】原来的建筑就是天一阁是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楼,三三层楼的房子建筑面积很大,硬山式,原来是范氏的中厅。范钦字尧卿,因出生于山东东明,因此范氏就为自己的藏书楼修建了一座小小的书屋东明草堂“东明草堂”,后人称之为范东明或一吾庐“一吾庐”。现在我们看到的九龙山阅江草堂已经完全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座藏书楼了,是于一九八O年重建的。不过这栋房子的主体建筑还是清代的建筑,据说是由宁波河西街的一栋老房子根据清代观音寺的殿宇上的碑记搬运过来改建的。

大堂上挂着一块黑底红字的东明头像和大门上的广告牌,下面是一幅花鸟图案的横幅,不仅悬挂着一副巨幅的有对联,还有几套清式的红木靠椅和茶几,当然不是东明原物,但是看起来倒是装修得也挺新的。

范氏后裔的房子却着实是一幢十几年前的老房子,原来是这幢老房子的东厅,是范氏后裔的住处。现存的建筑,建于一八二八十年代初期。三间堂屋,一侧是一间书房朝向东南方向开阔的厅堂,有书桌和书桌两侧配有书柜,背景则是一幅人物画,两边有一副简单的对联:“读一本好的好的文章,养十年豪气”。

故居是当年孙中山先生及其后裔居住的生活区和办公区相连在一起,位于天一阁藏书区内的生活区和办公区相连在一起,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也是为了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吧。

另一侧是一组家庭会客厅,两位主人位于客厅居中,男女分立两旁。其实这就是有个著名作家李嘉诚把遗产分成两个家庭之后,其兄弟会选择出售房子或者毫不犹豫选择藏书的故事。从此,天一阁便有了“代不分代不置的政策原字辈不分”的传统。

司马第,是范钦的住所,范钦的官职就是范仲淹的父亲范纯仁在当时担任过兵部部的总裁和参知政事,专管兵事,亦人称之为司马衙门“司马”。在宋朝范钦墓与明月湖相连的月湖的深处,1996年左右重新修复恢复了宋朝的东门和司马第台门、司马第台门残存的门楼遗址,现在藏有范钦的官服复制品和范家的世系表。

在司马家大宅子第二座老宅第的西面,有六间砖木结构的平房,单檐上下两层硬山悬挑歇山山顶,这是第二座宅子就是司马第。原来是范氏家族的附属用房,建成于明代二十年代初期建成,清代二十年代初期以来已经三次进行过维修修缮。如今已经升级改造为“天一阁发展史陈列”。

而在中山公园的广场南侧,还有一组晾晒藏书雕塑,刻画了两个小男孩在晚上的休息时间把藏书屋内的书籍拿出来晾晒的场景。由于那个年代不具备现在现代精准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每年都要把藏书拿出来晾晒,以防虫蛀霉变和生霉等现象发生。我回忆自己小学的时候,倒也把家里那些书我曾经偷偷地把它们拿出来在阳台上放在床上或者是书架上过,不过我那些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批量印刷的,我也没有想过这些书有什么收藏价值,只是为了自己看书读书而已。后来长大了,只要往里面塞包樟脑丸就完事。

整个天一阁总的功能可以大致划分为东南西北和东北两个区域和西南西北两个区域的功能分布以及藏书楼三个区域,其中和西北两个区域的功能分布以及藏书楼区域的功能分布主要集中在东西两侧和南北两个部分以宝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和文物考古遗址公园为中心,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东明文庙遗址博物馆和文经阁、明州碑林、千晋博物馆以及原有的藏书楼等古建筑和新建的文物建筑也非常多,这座第一代传承至今的藏书库还在北库房后面,是第三代的藏书库。还有一座南楼,其主体建筑就是水北阁,南楼附近在建的就是还有一座新建的水北阁,不过我们只是看了一眼。

园林休闲区的景观设计以西园和南园园为中心,有东西两侧分布着水系景观、假山、文化广场的景观小品和园林绿化、碑林、百鹅池、凝晖堂等,不仅西园的景色看起来很秀丽,其实南园的风景也是非常漂亮和宜人的,也有假山景观和园林小品在这里安放。不过在功能区划分上被划分在藏书功能区中,其主要功能还是藏书。

陈列展览区以秦代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秦氏建筑群秦陵四合院为核心展示资源与文化遗产,大多数建筑都是移建或新建的,并不是原来天一阁的实际建筑结构秦陵四合院。

我们看到一辆马车正在缓缓的从西门的马路上缓缓向前开去,旁边还有一幢建筑,是宁波市精忠报国抗金名将宝奎阁的故事和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所在地,这里是南宋名将岳飞的故居,“宝奎阁”是南宋三帝的御书,它的名字是纪念南宋三大抗金主要功臣之一的史浩为岳飞平反的功绩。历史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主要展览了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共同抵御外敌侵略和抗击外敌侵略的人物和事迹,我们也没有细看。